三伏天,敷三伏貼
2023 年 7 月 9 日
/
夏日炎炎,每到這個季節,許多診所都會張貼冬病夏治三伏貼的訊息,但仍有許多人對此不是很了解,因此這裡就來和大家介紹一下三伏貼吧!
三伏天
首先,要先知道什麼是「三伏」:
俗話說:「熱在三伏,冷在三九」,一年當中最熱的日子並不是在夏至,而是在「三伏」。
所謂「三伏」是「初伏」、「中伏」和「末伏」的總稱。
古時候是用天干地支來計日的,由夏至後開始計算的第三個庚日是初伏,第四個庚日是中伏,末伏則為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,每年約落在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。

天灸
天灸是穴位敷貼療法,不用針,而是利用中藥材製成的外敷藥膏,敷貼在特定穴位上,透過藥性刺激穴位,令穴位皮膚充血,甚至起泡,藉由經絡的調節作用,達到治療功效。
三伏貼
三伏貼:在三伏天的日子,做穴位敷貼
利用三伏天天氣最炎熱的時候,敷以辛溫走竄、溫陽除痰等藥物,能激發人體陽氣,達到驅散寒邪,增強自體抗病能力的效果。
根據國內外醫學研究證實,三伏貼對於過敏性鼻炎、氣喘、慢性支氣管炎等之療效顯著。
此外,天氣變化易發關節痛、女性痛經屬寒性者、反覆感冒等,也可以使用三伏貼改善。

三伏貼注意事項
- 因使用藥物偏溫,對皮膚有刺激性,大部分人於敷貼處會有局部發紅、發癢、燒灼感,少數會起水泡,但一般不會留下永久疤痕。
- 敷藥後皮膚立即出現癢痛劇烈者,請立即撕去藥膏。
- 若有刺痛不能忍耐的疼痛,亦可提前取下。
- 敷貼不宜貼在皮膚傷口上。
- 敷貼當天不吃生冷、辛辣、刺激、發物(如:帶殼海鮮、筍、芒果、香菜等)。
- 敷貼當天不洗冷水澡。
- 避免對敷貼部位吹電風扇、空調。
- 每次敷貼間隔7至10天。